
银川KTV招人这事儿,我有点话想唠唠
最近啊,我在银川混,就发现一个事儿,KTV招人,招得那叫一个“火热”。门口贴满了“一线夜店缺人直招”的大红纸,底下还画着个歪歪扭扭的招人示意图,嗯,挺有“西北特色”的。看着那些招聘启事,我心里头啊,就跟那KTV门口旋转的彩灯似的,转啊转的,有点感慨。
我呢,在银川这行干了小十年了,从服务员做到店长,也算是看遍了KTV的起起伏伏,也经历过好几次大招聘。说实话,这招人难啊,尤其是招那些“一线”的,就是唱歌的、跳舞的、调酒的小哥哥小姐姐们。这不,前两天我去一家新开的KTV面试,就碰见一个姑娘,二十出头,穿着打扮挺时髦,就是眼神儿有点飘忽。我问她为啥想干这行,她说:“嗯……工资高嘛,自由。” 我当时心里就“咯噔”一下,这回答,太标准了,标准得让我有点心酸。
我当年也是二十出头,也是被“工资高”、“能认识人”这些话给忽悠来的。那时候觉得,在KTV上班,多风光啊,穿着漂亮衣服,跟着音乐跳,还能跟各种客人打交道,多滋润。结果呢?每天站十几个小时,嗓子唱哑了不说,还得忍受各种奇葩客人,有时候还得处理一些让人头疼的事儿。工资是高,但扣完五险一金,剩下来也就够吃几顿饭的。自由?别逗了,从上班到下班,你连上个厕所都得看时机,更别提什么自由了。
现在想想,那时候年轻,瞎折腾,也觉得值了。但现在看着这些小姑娘小哥哥们,我就觉得,他们好像比我当年更迷茫。现在的年轻人,想法多,要求也高。他们想要的“高工资”、“自由”,在KTV这个行当里,其实是个伪命题。银川的KTV,大多数还是得靠“人海战术”,就是人多,热闹,客人才能多。所以,对员工的要求,除了会唱歌跳舞,还得会陪笑,会“服务”,有时候还得会点“情商”。这哪是工作,这简直是在“表演”。
所以,你说缺人,其实吧,也不是真的缺人,是缺那些愿意“表演”的人。而且,现在年轻人,越来越不愿意干这种“服务性”工作了。他们更想找一份体面的工作,一份能让他们有尊严的工作。这也不是他们的错,谁不想体面一点呢?
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,就是“直招”。现在很多KTV都搞“直招”,说是直接跟员工签约,不用通过中介,这样既能省钱,又能保证员工的质量。听起来是不是很美好?但实际上呢?很多“直招”都是幌子,他们招人,不是真想跟你长久干,而是想用你一阵子。他们利用“直招”的名义,降低工资,减少福利,甚至不签合同,让你干完就走。这就像你买水果,摊主跟你说:“这苹果是直采的,新鲜!” 结果你拿起来一闻,一股农药味儿。
我当年就吃过这样的亏。一家KTV跟我说“直招”,工资高,福利好,结果我去了才发现,工资是按小时算的,而且没有任何保险,离职还要扣钱。我这才明白,原来“直招”也是中介的一种形式,只不过换了个马甲而已。所以,如果你看到“一线夜店缺人直招”的启事,千万别高兴得太早,你得多问问,多打听,看看这家KTV是不是靠谱。
其实,说到底,KTV招人难,还是因为这个行业本身就有问题。它太依赖“人海战术”,太看重“表面功夫”,太不尊重员工了。如果它能真正地提高员工的待遇,改善工作环境,让员工有尊严地工作,那它自然就不缺人了。
我看着那些招聘启事,心里头啊,真是五味杂陈。一方面,我理解KTV的难处,它们也需要生存;另一方面,我也心疼那些在KTV工作的年轻人,他们那么年轻,那么有活力,却要在这样的环境下挣扎。我真心希望,这些年轻人能找到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,而不是被“高工资”、“自由”这些话给忽悠了,最后发现自己只是KTV门口的一盏灯,旋转着,却找不到方向。
我当年也干过这行,我也年轻过,我也迷茫过。但现在,我长大了,我懂事了,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。我希望那些还在迷茫的年轻人,能听我的话,好好想想,你到底想要什么?你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,而不是在KTV的旋转灯下,虚度青春。
银川的夜,还是那么繁华,KTV的灯光,还是那么闪烁。但愿,那些在KTV工作的年轻人,能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。也希望,这个行业的未来,能变得更加美好。嗯,这就是我想唠唠的,关于银川KTV招人这事儿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我爱夜场招聘网看到的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