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夜场的“高档”与“真相”
十年前,我刚进海西一家号称“高档”的会所时,觉得“高档”就是西装革履的客人、摇曳生姿的舞姿,还有永远亮着的霓虹灯。那时候,夜场是青春和荷尔蒙的混合体,每个人都像揣着梦想的赌徒,赌自己能在这里“飞”起来。十年后回头看,所谓的“高档”早已变了味——它不再只是消费的堆砌,而是更复杂的权力游戏、人性博弈,还有那些藏得最深的人性真相。
招聘里的“潜规则”
我见过太多人因为“潜规则”栽跟头。海西夜场招聘,明面上是学历、经验、形象,暗地里却全是“眼缘”和“关系”。记得有一次,一个姑娘条件明明比我差,就因为和老板的亲戚认识,直接被破格录用。后来她混得风生水起,很多人问她秘诀,她只说:“知道该向谁递水。”
但真正值得去的地方,往往不是那些挂满名流logo的场所。那些公司,面试官会认真问你为什么选择这里,甚至和你聊人生理想。他们看重的不只是你的服务技巧,而是你的“野心”和“底线”。比如我之前待过的一家私人会所,老板亲自面试,问我:“你能不能接受客人骂你?”我愣了一下,说:“能,但我会让他知道我不是好欺负的。”老板笑了,当场录用了我。
危险信号?太多了。比如面试官眼神闪烁、反复强调“我们这里很自由”,或者告诉你“业绩不好会被开除,但没关系,很多人都是这样”。这些话,都是行业黑话,意思是“我们这里靠黑道”。
生存法则:十年沉淀的智慧
在夜场混十年,最大的感悟就是:你要学会和KPI共存,但别被它吞噬。 早期,我每天被逼着拉人头、卖酒水,差点疯了。后来发现,夜场就像赌场,KPI是庄家,你总想赢,最后把自己输光。
所以,我学会了“躺平式上进”——业绩不好时,不抱怨,先想怎么不被开除;业绩好时,不骄傲,想想怎么做得更好。人际关系更是大学问。夜场里,同事可能是你的战友,也可能是你的敌人。我有个原则:“对谁都好,但谁也别真信。”比如和同事拼酒,喝不过就装醉,第二天装可怜,反而没人敢欺负你。
最难得的是平衡专业和个性。夜场需要你时而像条狗,时而又像个人。我见过太多人,白天装孙子,晚上喝酒骂娘,最后被开除。我的做法是:专业的事,永远专业;私人的事,永远模糊。 比如客人要求特殊服务,我直接说“对不起,我们这里不提供”,但私下会多给他一杯酒。
发展路径:从服务员到“老油条”
夜场的发展,不是爬格子,而是滚坡道。很多人想当经理,但真正能坐上去的,都是那些“不正经”的人。比如我认识一个姑娘,从服务员做到领班,靠的不是溜须拍马,而是把客人伺候得比老板还舒服。她常说:“夜场里,最厉害的不是客人,是那些能搞定客人的服务员。”
失败案例?太多了。比如一个哥们儿,拼命想当DJ,结果把音乐搞砸了,把客人惹毛了,最后被开除。他的错不是能力不行,而是太想“飞”,结果摔得更惨。
个人感悟:夜场教会我的事
十年后,我依然在夜场,但心态完全变了。早期,我觉得这里就是赚钱的地方;现在,我觉得这里是个照妖镜——它让你看清人性,也让你看清自己。
记得有一次,一个客人喝醉了,骂我“装逼”。我默默给他擦了擦脸,说:“哥,您喝多了。”他愣了一下,哭了。后来他说,他之所以混成这样,是因为没人真正对他好过。那一刻,我突然觉得,夜场虽然脏,但也能让人学会善良。
当然,夜场也教会我冷漠。比如看到同事被客人羞辱,我可能不会出头,因为我知道,出头的人,最后都是被踩得最狠的。
未来展望:心态比技能重要
现在年轻人进夜场,要么怀揣梦想,要么被生活逼到绝路。我的建议是:心态比技能重要。 如果你真心想在这里飞,那就把这里当成学校,每天学新东西;如果你只是想赚钱,那就别抱怨,因为夜场从不说“辛苦”。
行业也在变。以前是纯拼酒量、拼脸蛋,现在更多是靠情商、靠资源。比如我认识一个老板,靠给客人介绍生意,把会所开成了“人脉中心”。
最后,我想说,夜场就像一场豪赌,你赌的是青春,也可能是人生。但无论赌什么,记得带上脑子,别被“高档”的表象骗了。
对了,你问我为什么还在这里?其实,我早就不想“飞”了,只是想看清,那些真正“飞”起来的人,是怎么做到的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我爱夜场招聘网看到的,谢谢!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