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我在海西夜场混了快十年,营销岗干得那叫一个“稳定”。但稳定到什么程度?稳定到我有时候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帮老板看店,而非搞营销。这行生意吧,你知道的,需求就那么些,KTV、酒吧、高端会所,人来人往,生意永远不差。可奇怪的是,越是生意好,我们这些营销人员反而越闲得发慌。老板们总说“稳定”,可这稳定得有点瘆人,稳定到我连个像样的任务都找不到。
说到这,我上次遇到个奇葩老板,姓李,四十出头,以前是做夜场的,后来开了家新场子。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开会,讲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:“我们要搞大营销,搞差异化,搞流量……”听得我热血沸腾,恨不得当场就冲出去拉客户。结果呢?会议结束,他拍拍我肩膀:“小张啊,你能力强,但别太累,场子稳着呢,你看着办就行。”我当场就愣了,看着老板那张“真诚”的脸,心想这算哪门子营销?后来我才知道,这叫“画饼”,饼画得越大,自己越没压力。
这现象吧,其实挺普遍的。海西夜场竞争早就白热化了,新场子开一个老场子就焦虑,但砸钱营销又怕亏本。于是乎,大家就玩起了“明哲保身”。你想想,让员工去搞大规模营销活动,风险得有多大?万一搞砸了,老板得心疼死。所以,最好的办法就是——不搞活动,让营销人员“看着办”。说白了,就是成本控制,说白了,还是怕担责。
我有个同事,叫老王,比我早进公司两年。他这人吧,老实巴交,老板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。去年有一次,老板突然说:“老王,咱们场子最近人少,你搞点活动拉拉客。”老王二话不说,熬了两个通宵,搞了个“啤酒节”方案,图文并茂,创意十足。结果呢?老板看都没看,直接扔垃圾桶里了,说:“太花哨,不实用。”老王当场就傻了,后来那段时间,他天天喝酒,说:“我算是明白了,搞营销得先让老板喝醉。”这话听着有点黑色幽默,但背后透着多少无奈?
其实吧,这种“稳定但无任务”的营销岗,对个人发展来说,是机会也是陷阱。机会在于,你有了大把时间可以自由发挥,可以研究市场,可以琢磨客户心理,甚至可以搞点副业。我后来就发现,不少同行都在偷偷做私域流量,搞代购,或者接点小活儿。但陷阱在于,你很容易陷入“温水煮青蛙”的境地,时间一长,能力就停滞不前了。我认识个哥们儿,之前是做地推的,后来转到营销岗,结果三年下来,除了会写个简单的推文,其他啥也不会,最后只能跳槽去送外卖。
不过话说回来,无任务也未必全是坏事。夜场行业变化快,客户需求也多,你有了空闲时间,完全可以利用它去学习新技能,比如学点短视频运营,学点直播技巧,这些都能让你在行业里更有竞争力。我后来就发现,那些混得好的营销人员,都不是只会发传单的,他们都会搞点新媒体,会跟客户打成一片。说白了,无任务反而给了我们“自由”,关键看怎么折腾。
当然,调整心态也很重要。你不能指望老板给你任务,你得自己找活干。比如,你可以主动去研究竞品,分析客户数据,甚至可以给老板提建议。我上次就建议老板搞个会员日,结果他居然采纳了,还夸我能力强。说实话,我心里那叫一个美,虽然我知道这只是小打小闹,但至少证明了我的价值。
夜场行业未来趋势嘛,我觉得数字化和个性化服务是必经之路。以前靠砸钱搞活动,现在不行了,得靠精准营销,得靠服务体验。比如,你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户喜好,然后推送定制化的优惠;或者搞点小惊喜,比如在客户生日时送个小礼物。这些都需要营销人员动脑筋,而不是光靠发传单。
总的来说,海西夜场营销岗的“稳定但无任务”现象,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。它既有机遇也有挑战,关键看你如何应对。你可以选择躺平,也可以选择主动出击。我反正觉得,与其抱怨老板不给任务,不如自己找活干。毕竟,在这个行业里,不进则退,你不折腾,别人就替你折腾了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我爱夜场招聘网看到的,谢谢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