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近走在连云港的街头,或者刷刷手机,总能眼瞅见KTV门口贴着的“招工启事”,那红彤彤的纸牌子在阳光下格外扎眼。不是一家两家,是好几家,而且都写着差不多的字眼:“生意火爆,急招服务员、歌手、保安”,底下还跟着一行小字:“招满为止”。这景象,看得我这本地土著都觉得有点儿新鲜,又有点儿熟悉。新鲜的是,以前好像没见过这么多KTV同时这么“抢人”;熟悉的是,这生意确实是越来越好了,好到连招人都成了个不大不小的难题。
说实话,我注意到这股热潮,首先想到的就是,咱们连云港人,好像越来越舍得在晚上花钱找乐子了。以前吧,年轻人聚会,可能更多是去酒吧坐坐,或者干脆在家搞个局。现在不一样了,尤其是一对对的小情侣,好像更偏爱KTV了。我朋友家那家新开的KTV,老板跟我说,节假日期间,几乎天天爆满,连走廊都坐得满满当当。他说这话的时候,脸上那叫一个得意,但也带点儿愁,愁的就是人手实在跟不上。这让我想起,可能不光是情侣,现在连年轻人朋友聚会,也把KTV当成了首选地。毕竟,大屏幕、音响效果好、节目丰富,还能吃东西喝酒,一站式服务,确实省心。
当然,生意火爆肯定不止一个原因。我琢磨着,这跟咱们连云港这几年的发展也脱不了干系。城市越来越好,大家的收入水平也水涨船高,手里有闲钱了,自然就想找地方放松放松。而且,现在年轻人都喜欢新鲜刺激的体验,KTV这种地方,能唱歌、能跳舞、能玩各种游戏,确实能满足他们的需求。我观察到,现在不少KTV还搞起了主题包间,什么电影主题、动漫主题,甚至还有密室逃脱那种,说是要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。这招确实挺管用,不少年轻人就是冲着这些特色来的。
不过,生意再好,招人也得看人。我这几年也帮朋友留意过几次人,深知这其中的门道。KTV这行当,说实话,对人的要求挺高的。不光要会唱歌、会服务,还得有眼力见儿,会看客人的脸色,懂得怎么让人开心。但现实是,现在愿意干这活的年轻人,好像越来越少了。一方面是薪资待遇的问题,服务员、歌手这些岗位,工资普遍不高,累死累活一天,挣得还没送外卖的多。另一方面,这工作也挺辛苦的,晚上要熬夜,节假日还要上班,时间不规律,年轻人普遍觉得不体面。我朋友家那家KTV,上次招服务员,面试的人不少,但最后真正留下的,就那么几个。老板跟我抱怨,说现在招个人比找对象还难。这让我想起,以前在老家的小餐馆干的时候,招人也是老大难,那时候大家好像没这么挑剔,只要肯干就行。现在不一样了,年轻人选择多了,也更“挑食”了。
管理难度也是一大挑战。KTV这地方,人员流动性大,加上服务性质,容易出现各种小摩擦。比如客人喝多了闹事,或者服务员跟客人起了冲突,这些事情处理不好,很容易闹出大事。我有个同事,以前在一家KTV当经理,就因为处理不好一个客人的投诉,差点被客人打起来。他后来跟我说,这活儿看着风光,其实压力山大。他说,现在年轻人脾气普遍急,一点小事就能吵翻天,管理起来真是费劲。这让我意识到,KTV这行当,光有生意是不够的,还得有好的管理机制,不然光靠热情是撑不住的。
那么,这股KTV招聘热潮,能持续多久?我觉得吧,短期内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。毕竟,咱们连云港的消费潜力还在,年轻人对娱乐的需求也只会越来越多元化。但长远来看,这行业肯定还是会面临变化的。比如,随着科技的发展,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线上娱乐方式出现,分流一部分KTV的客流。再比如,随着竞争的加剧,KTV们可能不得不在服务、环境、体验上做得更精细化,才能留住客人。我倒觉得,那些能与时俱进、不断创新的KTV,可能会是未来的赢家。比如,有的KTV开始引入VR技术,让客人体验更沉浸式的娱乐;有的则开始注重健康养生,提供一些轻食、果汁等健康饮品。这些做法,我觉得挺好的,至少说明这些老板们还没闲着,还在想怎么适应市场。
总的来说,看着连云港KTV这股招聘热潮,我心里是五味杂陈的。一方面,我很高兴看到家乡的娱乐行业这么繁荣,这说明咱们的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;另一方面,我也为那些辛苦工作的KTV员工感到担忧,他们拿着不算高的工资,却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。我觉得,这行业要发展,光靠“招满为止”是不行的,还得在待遇、管理、服务上多下功夫,才能真正留住人,也才能走得更远。毕竟,这可是咱们连云港的“夜生活”啊,得用心经营才行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我爱夜场招聘网看到的,谢谢!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