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嘴山夜场的“活水”与“新招”
说到石嘴山夜场,我这几年看着它从几家零散的小吧,慢慢长成现在这样有模有样的格局。变化是肯定的,尤其是招聘这块儿,今年明显感觉和前几年不太一样了。最近刷到几个招聘信息,心里头琢磨着,还是得跟想入行的人唠唠,毕竟这行水太深,不是光有热情就行。
先说说我看到的几个“新面孔”。以前吧,吧台、服务员、调酒师是主力,现在多了几个有意思的岗位。比如“现场互动DJ”和“主题策划师”,这俩职位以前多是老板自己琢磨或者临时找朋友救场,现在居然明晃晃地挂出来了。这说明啥?说明夜场越来越不满足于“闷头做酒”,开始琢磨怎么让客人“玩得嗨”。我琢磨着,这背后是两个变化:一是客人消费升级了,光喝酒不行,得有新鲜感;二是竞争太激烈,不搞点特色,地盘都被别人抢了。所以啊,想进这行,光会倒酒可不够,得学点互动技巧,甚至得懂点心理学,知道怎么调动气氛。
说到这儿,我得分享个亲身经历。那会儿我刚转行做服务员,带了个新人,小姑娘嘴甜,手脚麻利,就是脑子转得慢,客人一多就懵。有次遇到一桌“难缠”的客人,喝多了还挑刺,小姑娘脸都白了,直接把酒瓶子往地上一摔。我后来才想通,不是她不会伺候人,是根本没学会怎么“控场”。后来我教她,客人吵闹时别慌,先递瓶水,笑着说“哥几个喝得尽兴,别伤了和气”,再偷偷跟后厨喊人。你看,这行光会干活不行,还得会“混”。
所以啊,给想进夜场的人几个实在建议。第一,别光想着“赚快钱”,这行最忌讳急功近利。我见过太多年轻人,干几个月觉得没意思就走了,最后连点经验都没攒下。你得真喜欢,愿意学。第二,心态放平,别太玻璃心。夜场里什么人都有,挨骂是常事,但别往心里去。我当年被客人骂得狗血淋头,第二天照样笑着上班。第三,学点“软技能”。比如怎么记住熟客的喜好,怎么推荐酒水,甚至怎么跟客人唠嗑。这些看似小事,其实是核心竞争力。
再说说石嘴山夜场的“独门秘籍”。跟北京、上海这些大城市比,咱们这儿夜场更接地气,也更“稳”。大城市光鲜是光鲜,但客人眼刁,竞争也死磕,稍微没点特色就活不下去。石嘴山倒好,虽然规模不大,但客群熟络,老板也愿意琢磨怎么让老顾客满意。比如很多小酒吧会搞“会员日”,或者专门为本地人定制几个特色菜,这种小细节恰恰是大城市夜场所缺乏的。所以啊,想进来的人,别总盯着大城市的光环,咱们这儿也一样能干出点名堂。
最近看到一家新开的KTV招聘“驻场歌手”,要求不高,但给的平台不错。我想,这可能是夜场新趋势的又一例证——以前吧,歌手都是临时找的,现在开始培养“自有团队”,这样既稳定,又能根据店里的风格调整阵容。这对想唱歌的人来说,是个机会。但前提是,你得真有唱功,还得能适应夜场的节奏,不是光在录音棚里飙高音就行。
夜场这东西,说复杂也复杂,说简单也简单。复杂的是人心和变化,简单的是,只要你肯学、肯干,总会有你的位置。我在这行混了这么些年,见过的风浪不少,但最佩服的还是那些从零开始,一步步拼出来的老板和员工。他们可能没读过多少书,但懂得怎么做人,怎么做事。
所以啊,如果你对夜场有兴趣,别犹豫。先找个地方试试,哪怕从最基础的做起。我保证,只要你用心,这行绝对能让你学到东西。至于未来?谁知道呢,说不定哪天你也能开家自己的店,像现在的很多老板一样,从一穷二白干到风生水起。
闲话不多说了,夜场见!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我爱夜场招聘网看到的,谢谢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