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苏州这天气啊,热得跟蒸笼似的,街边的烧烤摊都支起来了,晚上出来晃悠的人也多了。就在这种时候,我刷朋友圈,看到有家KTV在招人,标题挺扎眼——“酒水促销员,可兼职,无任务积”。嗯?这年头,KTV也开始玩“轻松就业”了?我有点好奇,也想起前阵子听朋友抱怨找工作的事儿,心里琢磨着,这“无任务积”的招聘背后,到底藏着啥名堂。
话说我有个发小,去年刚毕业,在本地一家公司干得不顺心,天天跟我吐槽加班加到怀疑人生。后来听我说苏州这边KTV、酒吧招人挺多,就想着先干着,攒点经验再说。他去的不是这家,但也是类似的地方,做服务员,后来跟我说,那会儿还真觉得挺“清闲”的。当然,他也没干多久,后来还是转行了。但他的经历让我对这种“轻松工作”有了点直观感受。
你看啊,KTV这种地方,生意最好的时候,尤其是周末晚上,那场面,人声鼎沸,灯光晃眼,服务员、促销员得跑断腿。但确实,跟流水线工厂或者高强度写字楼比,KTV的“任务积”确实相对灵活。不像工厂计件,干多干少直接体现在工资上;也不像写字楼,KPI压得人喘不过气。酒水促销员这个岗位,说白了,就是负责推销酒水饮料,但“无任务积”这几个字,听起来就像是给那些不想被KPI追着跑的人留了条后路。
那么,这“无任务积”到底合理不合理呢?我觉得吧,这事儿得两面看。对企业来说,这可能是为了吸引更多兼职人员,尤其是学生或者临时找活儿的人。毕竟,学生兼职,谁不想找个时间灵活、不用太上心的活儿呢?而且,如果真有人能靠推销赚大钱,那对其他员工也是一种激励。但反过来想,如果大家都觉得“无任务积”,那谁还有动力去主动推销呢?这会不会导致员工积极性下降,最终影响餐厅的营收?我看悬。因为KTV的生意,很大程度上还是靠氛围和客人自己,光靠促销员推销,效果可能有限。
再看看对求职者,尤其是我们苏州本地的人来说,这岗位意味着啥?苏州这城市吧,经济挺活,但就业压力也不小。尤其是年轻人,刚毕业或者换工作,手头没多少积蓄,又想找个稳定点、能接触社会又能攒点经验的地方,KTV确实是个选择。我那个发小说,他在KTV的时候,虽然累,但确实认识了不少人,也学到了点跟人打交道的东西。而且,兼职嘛,时间自由,可以配合学习或者别的安排。但风险也在这儿,KTV这种地方,消费水平高,客人素质参差不齐,万一遇到不开眼的,或者被客人骚扰,那可就糟了。更别提有些KTV可能存在“回扣”或者“提成”不透明的情况,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坑。
说到这儿,我其实想聊聊现在年轻人找工作这心态。我们这代人,小时候都听过“工作要找有前途的”,但如今,“轻松”“自由”似乎成了另一种追求。你看现在搞“零工经济”的那么多,外卖小哥、网约车司机,虽然累,但时间自由。KTV的“无任务积”酒水促销,也是这种心态的一种体现吧。但“轻松”是真的轻松吗?我看未必。只是把压力从KPI转移到了“业绩靠缘分”上而已。
我当年找工作的时候,也纠结过。身边有人劝我,别挑,先干着,积累经验。我后来进了现在这家公司,虽然累,但至少是正式编制,有五险一金,有盼头。但我有时候也会想,如果当初选了那个“轻松”的KTV工作,现在会是什么样子?可能收入少点,但压力小点,是不是也挺好?所以啊,这事儿吧,真的得看个人选择。有些人追求稳定,有些人追求自由,没有绝对的好坏。
最后,我想说,KTV招“无任务积”酒水促销,这事儿本身没什么大不了,它只是就业市场的一种反应,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需求。但作为求职者,一定要擦亮眼睛,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。是想要一份能长久发展的工作,还是仅仅想找个“轻松”的地方混日子?毕竟,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,所谓的“无任务积”,背后可能隐藏着其他的代价。就像我那个发小说的,虽然KTV工作“轻松”,但最后还是觉得不适合自己,转行了。所以说,年轻人找工作,还是得自己多琢磨琢磨,别光看表面那几个字,得看看这事儿到底合不合适自己。嗯,大概就这些吧,反正我是这么想的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