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场的招聘潮,我眼中的上饶
最近在上饶走动,总能瞥见KTV的招聘广告,像夏日傍晚的蚊子,嗡嗡嗡地绕着人打转。以前吧,这些广告顶多在街角或菜市场门口贴几张,现在倒好,连写字楼楼下、公交站台都开始“明码标价”了。我路过一家老牌KTV,门口挂着“急聘服务员、歌手、保安”,底下还用红笔圈出“包吃住”,那笔力,啧啧,透着一股子急切。
说实话,我对这股招聘潮挺敏感的。我在上饶的夜场混过几年,从服务员到歌手,什么活儿没干过?那些招聘信息,我看着眼熟,又觉得有点不对劲。记得刚入行那会儿,招聘是有的,但没现在这么“铺天盖地”。那时招人,老板往往亲自出马,或者托老员工在微信群里吼一声,带着点“老带新”的江湖气。现在可不同,动不动就整出个“招聘专员”,西装革履地站在门口发传单,那架势,像是在搞什么商业推广。
那么,为啥现在KTV招人这么火?我觉得吧,原因挺复杂的。
一来,经济大环境确实有点“拉胯”。年轻人消费意愿不强,很多传统行业都受到影响,夜场也一样。但奇怪的是,越是经济不好,夜场反而越需要人。这就像温水煮青蛙,表面平静,底下却暗流涌动。我记得去年冬天,好几家KTV都关门了,可没过多久,又冒出来几家新的,还招了不少人。这背后,可能是资本在赌,也可能是夜场自身的韧性。
二来,季节性需求吧。上饶这地方,夏天是夜场旺季,冬天相对淡一些。但今年冬天,我看几家KTV的生意都挺火,尤其是那些有暖场表演的。所以,现在招人,很多是准备过冬的。我以前在KTV,最怕的就是淡季,那会儿工资低,活儿还多,老板还天天念叨“节约成本”。现在看来,这招挺狠。
三来,可能是某些KTV品牌在扩张。这几年,上饶也来了不少全国连锁的KTV,像什么“XX量贩式KTV”、“XX真唱KTV”,一个个开得挺快。这些品牌讲究标准化管理,自然需要大量人手。我曾在一家连锁KTV工作过,那感觉跟以前的小作坊完全不同。流程化、规范化,虽然舒服了点,但也少了点人情味。记得当时,老板说他们要开分店,招聘就是第一步。
四来,本地人才流向也可能有关。上饶年轻人都喜欢往大城市跑,留在本地的,要么年纪大了,要么就是没别的选择。夜场相对来说,门槛不高,上手快,对学历要求也不严,所以成了很多年轻人的“退而求其次”。我认识几个朋友,大学毕业后就进了KTV,现在有的当经理,有的自己开了家小店。这在以前,我是想都不敢想的。
夜场的工作,说到底,就是“看人下菜碟”。你漂亮、能唱,那就是“宝贝”,吃香喝辣;你普通,那就是“工具人”,累死累活也换不来好脸色。我以前在KTV,最深的体会就是,这里的人情世故,比职场还复杂。你要会说话,会办事,会察言观色,才能混得开。记得有一次,我因为一点小事跟经理吵架,结果第二天就被调到最累的岗位。那滋味,别提多难受了。
不过,夜场也有它的好处。收入相对较高,尤其是那些能歌善舞的,一个月赚个几千上万不是问题。而且,夜场圈子小,信息灵通,混久了,什么人什么路数,一眼就能看穿。我现在的几个生意伙伴,都是以前在KTV认识的。
给想进夜场的人提个建议吧。首先,别光看工资。夜场的工资看着高,但扣完五险一金,可能就剩一半了。你要算清楚账,值不值得。其次,别相信那些“包吃住还管培训”的鬼话。包吃住是真的,但条件差得要死;培训也是有的,但都是些花架子,真本事还得靠自己悟。再次,选KTV要擦亮眼睛。有些KTV环境差,客人素质低,经常闹事,那你就得小心了。我建议你先去试听一下,看看老板和员工的态度,再决定要不要留下。
最后,调整好心态。夜场不是什么好地方,但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。你要想清楚,自己为什么选择这里?是为了赚钱,还是为了体验生活?如果是前者,那就得拼命干;如果是后者,那就得学会享受。
夜场的生活,就像一杯烈酒,入口辛辣,回味甘甜。我在这里见过最繁华的场面,也见过最落寞的身影。但无论如何,这里都是我青春的一部分,是我无法忘怀的记忆。现在看着KTV的招聘潮,我有点感慨,又有点期待。也许,下一个在夜场翻江倒海的人,就在这些招聘广告里吧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我爱夜场招聘网看到的,谢谢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