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运城这地方,我在这土生土长大半辈子,见过的世面不算少,但要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,还得是咱们这儿夜场那点事儿。你可能会觉得奇怪,夜场嘛,不都是灯红酒绿、鱼龙混杂的地方?可咱们运城,偏偏有条规定,女性服务员不能上夜班。按理说,这限制了就业,可你再去咱们这些酒吧、KTV转转,会发现一个怪现象——虽然女服务员少见,可这些地方的名声,在懂行的人眼里,那叫一个“有口皆碑”。这事儿,还真得好好说道说道。
我邻居家的小妹,那可是个典型的运城姑娘,性格直爽,手脚麻利。前几年刚毕业那会儿,想找个工作不容易,跑了好几家店,要么嫌她年纪小,要么就是各种眼高于顶。后来听人说,城东那家“老地方”酒吧招人,虽然也问她是不是想上夜班,但对方还算实在,就让她白天上了。那家店吧,我偶尔也去,老板是个本地人,据说以前在哪儿干过,为人挺讲究。小妹在那儿干了小半年,跟我说,虽然没夜班,但白天的活儿也挺累,可老板给的钱到位,对她也好,就是不能碰酒。她说,老板常跟她讲,咱们运城人,做事要讲良心,尤其是干这行,不能让人家吃亏,也不能自己丢了脸。小妹还给我看过他们店里的墙上贴着的一些话,什么“诚信为本,服务至上”,看着挺实在。

这让我想起另一件事。我有个朋友,在市中心一家挺高档的KTV当经理。他跟我说,他们这儿,女性员工基本都是在白天或者下午班,晚上从来不用。他说,这主要是为了省事,也为了省心。他解释说,一方面,运城这地方吧,大家观念相对传统一点,觉得女服务员晚上在外面,容易惹是生非,对双方都不好。另一方面,他也坦言,用本地人,彼此都熟,省得天天琢磨怎么管人,大家自觉性高,服务态度也好。他给我举了个例子,有一次有外地客人喝多了闹事,他们几个男员工硬是没让女员工沾手,自己把人劝回去了,后来那客人还特地过来道歉,说在运城没白来,遇到了好人。这件事一传十,十传百,反而让他们这家KTV在运城的名声更好了。
那么,运城这夜场为啥能在限制女性招聘的同时,还能把信誉做得这么好呢?我觉得,这事儿吧,不能简单说好或者不好。首先,咱运城人,骨子里那股子实在劲儿是有的。老话说“运城人,实在”,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头禅,是刻在骨子里的。你真心实意对待客人,客人自然能感受到。其次,可能跟咱们这儿的文化氛围也有关系。你看咱们这儿到处都是关公的庙,关公是忠义诚信的化身,这股子精神,潜移默化地也影响到了咱们的人。做生意,尤其是干这服务行业的,要是连自己的本分都守不住,脸皮都不要了,那还能混多久?所以,很多经营者心里都有一杆秤,知道什么该做,什么不该做。再者,我觉得也跟行业内的那点“规矩”有关。虽然没人明文规定,但大家心里都明白,服务行业,尤其是夜场,风风火火的,要是男男女女混在一起,容易出乱子,也容易让客人起疑心。与其整天处理这些破事儿,不如干脆分开了,省得惹麻烦。这样一来,大家都能更专注于服务本身,把活儿干好,把口碑立起来。
当然,这种模式也肯定有它的负面影响。比如,对很多想靠这份工作养家糊口的女性来说,机会确实少了。而且,长期只跟同性打交道,会不会也影响服务时的亲和力?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。但话说回来,凡事没有绝对的好与坏。至少在我看到的范围内,这种模式,似乎让咱们运城的夜场少了很多浮躁和混乱,多了一些实在和规矩。客人来了,感受到的是尊重和舒适,而不是别有用心的算计。这难道不是一种好事吗?
说到底,我觉得这事儿就像咱们运城人自己酿的陈醋,酸是酸的,但那股子地道劲儿,是哪儿也买不来的。它或许反映了咱们这儿的一种独特的价值观,一种在喧嚣中保持本心的智慧。不管外界怎么看,怎么评价,只要咱们自己心里明白,咱们是在用心做事,用情做人,那这份“有口皆碑”的信誉,就一定能稳稳地立住脚。嗯,这大概就是咱们运城人骨子里的那股劲儿吧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我爱夜场招聘网看到的,谢谢!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