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夜色下的扬州,总有些东西是挥之不去的。比如,那些闪烁着霓虹灯的酒吧,还有门口聚着的一群群年轻人,眼神里混杂着期待、迷茫,还有一丝丝不易察觉的慌张。我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小半辈子,见证了太多夜场招聘的起起落落,也听过太多关于“一年买房”的神话。这事儿吧,说复杂也复杂,说简单也简单,关键在于,你站在这场戏的哪个位置。
那天晚上,我路过金鹰广场附近一家新开的酒吧,门口挂着“高薪诚聘”的牌子,底下密密麻麻写着调酒师、服务员、保安等岗位。我凑近了看了看,薪资待遇确实诱人,什么“月薪过万,底薪+提成,优秀者有机会带薪休假”,听得人心里直痒痒。但仔细一琢磨,这“过万”是怎么算出来的?是算上那些陪酒、陪唱的“灰色收入”,还是纯纯的白领标准?我那年刚入行的时候,一个月能拿到四五千块,就已经觉得自己是人生赢家了。
这让我想起了我的表弟,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小伙子。他大学学的是市场营销,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一家夜场做销售。工资不高,但据说业绩好的时候,一个月能拿个万把块钱。他跟我说,他最大的目标就是“一年买房”。我听了,心里咯噔一下。你知道扬州的房价吗?现在随便一个小户型,都得上百万。一年买房,这目标听起来像天方夜谭,可表弟却把它当成了毕生的追求。
我理解他的焦虑。现在的年轻人,压力太大了。房价高,工作难找,结婚生子更是遥不可及。夜场这份工作,虽然辛苦,但确实能提供快速积累财富的机会。尤其是那些“亲招亲带”的模式,就像表弟他们那儿,很多员工都是亲戚朋友介绍来的。这种模式下,新来的员工往往能得到更多的照顾和机会,但也意味着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“代价”。
这代价是什么?可能是陪客户喝酒,可能是陪客户唱歌,甚至可能是陪客户上床。我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,有的年轻人为了快速赚钱,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和尊严。他们以为,只要自己够努力,够“懂事”,就能实现“一年买房”的梦想。可他们不知道,这种梦想就像海市蜃楼,看似美好,实则虚幻。
我那年也曾在夜场工作过一段时间。那时候,我年轻气盛,总觉得凭自己的能力,一定能闯出一片天地。我努力工作,努力表现,希望能得到老板的赏识,希望能早日实现自己的目标。可结果呢?我赚了一些钱,但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快速积累财富。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怪圈,为了赚钱,我不得不牺牲自己的时间和健康,为了业绩,我不得不迎合那些客户的口味,甚至不惜违背自己的原则。
那时候,我也曾有过迷茫和困惑。我为什么会选择夜场?我为什么要为了赚钱而牺牲自己的尊严?我为什么要追求那个遥不可及的“一年买房”的梦想?直到有一天,我遇到了一个老前辈。他在这行干了十几年,什么场面没见过?什么客户没见过?他跟我说:“年轻人,你要明白,这行不是长久之计。你要想靠这行发财,除非你愿意出卖自己。你要想靠这行立足,就必须学会保护自己。”
他的话让我如梦初醒。我开始反思自己的选择,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。最终,我选择了离开夜场,去了一家正规的公司工作。虽然工资不高,但至少我能睡个安稳觉,至少我能保持自己的尊严。
现在,回过头来看,我依然觉得夜场招聘这事儿吧,有利有弊。它确实能提供快速积累财富的机会,也能让一些年轻人实现自己的梦想。但它也确实存在很多风险,尤其是对于那些自制力不强的年轻人来说,更容易陷入其中,无法自拔。
至于“稳定场所”这个概念,在夜场语境下,更像是物理环境,而非职业保障。很多夜场员工,即使工作多年,也很难获得真正的稳定。他们时刻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,时刻面临着被客户骚扰的风险,时刻面临着被老板剥削的风险。所谓的“稳定”,不过是海市蜃楼罢了。
我注意到,现在的年轻人,对“稳定场所”的追求越来越强烈。他们不再愿意像以前那样,为了追求梦想而四处奔波。他们更愿意选择一份稳定的工作,一份稳定的收入,一份稳定的住所。这背后,是他们对风险的厌恶,也是他们对未来的迷茫。
说实话,我那时候也曾经渴望稳定。我渴望一份稳定的工作,一份稳定的收入,一份稳定的住所。可现在回想起来,我才发现,稳定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到的。它需要你付出更多的努力,需要你付出更多的代价,需要你付出更多的智慧。
扬州的夜场经济,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这座城市的繁华与荒凉,照出了年轻人的梦想与迷茫,照出了社会的压力与无奈。我作为一个过来人,既理解他们的选择,也批判他们的行为。我希望他们能早日醒悟,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。我更希望这座城市的夜色,能少一些浮躁,多一些宁静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我爱夜场招聘网看到的,谢谢!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