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最近在忻州看到点儿有意思的事儿,就琢磨着写写。你说这地方KTV夜场招聘,现在都爱强调“素质好”“稳定”,搞得跟找白领似的。说实话,这事儿挺有意思的,我本来想说是不是年轻人观念变了,但后来发现,好像没那么简单。
话说我认识个哥们儿,前几年在市里一家挺火的KTV当经理。那会儿他跟我说,他们招服务员、歌手,第一条就是“不能太吵闹,说话得客气”。我听着就觉得,嗨,这不就是服务员该有的样子吗?但后来我多观察了发现,这帮年轻人,有的真就当自己是“文化人”,连点歌都要求“有格调”,不能放抖音神曲。这让我想起有一次,我朋友去那家KTV玩,服务员给他倒水,那叫一个小心翼翼,生怕洒了。我朋友就开玩笑说:“你这服务,去五星级酒店都够格了。”服务员脸一红,说:“我们经理说了,素质好,才能留住客人。”当时我就觉得,这行业,好像悄悄变了味儿。
其实吧,这种现象,我觉得跟忻州这地方的经济环境有点关系。前几年大家可能就想着随便找个活儿糊口,现在好像都讲究“有前途”。但话说回来,这“素质好”到底是什么意思?我后来又跟几个在夜场工作的年轻人聊了聊。有个小姑娘,她在一家高端会所做接待,她说:“我们这儿要求高,主要是客人也讲究。上次有个客人喝多了,要动手,我们同事三言两语就劝住了,要不是他素质高,指不定怎么着呢。”这话听着挺正能量,但我想,万一真遇到不讲理的,光靠“素质”能解决问题吗?不过那姑娘补充了一句:“我们经理说,能处变不惊,就是素质好。”嗯,这可能就是他们的标准了。
然后我又想起另一个例子。有次我去吃宵夜,邻桌坐着几个年轻人,穿着挺潮,说话也冲。我本来想吐槽这帮小年轻没礼貌,但转念一想,他们可能就是那种“嘴上不饶人,心里有数”的类型。后来我碰见个在KTV做保安的朋友,他跟我说:“现在招人,不光看能不能喝酒,还看会不会跟人打交道。有的年轻人,吧台那帮人能跟他对着骂,但客人一来,立马笑呵呵的。”我听着就觉得,这事儿,挺矛盾的。但保安哥叹了口气:“没办法,夜场就这样,客人什么样都有,你能应付,就是本事。”
其实,对比其他行业,比如餐饮或者工厂,KTV夜场对“素质”的要求确实有点特别。餐饮行业可能更看重手脚麻利,工厂可能更看重吃苦耐劳。但夜场不一样,它既需要服务态度,又需要一点“情商”。这让我想起之前有个报道,说有些发达国家,夜场工作者都有职业培训,教他们怎么处理冲突、怎么保护自己。我觉得吧,素质这东西,说难也难,说简单也简单。难的是,怎么把这“素质”变成实实在在的能力,而不是一句空话。

不过,话说回来,我对这事儿还是有点无奈的。一方面觉得这挺好,说明行业在进步,年轻人也愿意提升自己。另一方面又觉得,这“素质好”的标准,会不会太理想化了?毕竟,夜场这环境,诱惑和压力都挺大的,不是光靠“素质”就能扛住的。我认识个姑娘,在KTV做了几年,后来还是觉得压力太大,辞职去了个文员岗位。她说:“在KTV,客人喝多了,你得陪着笑;客人不高兴,你得赔不是。有时候真觉得累。”这话听着,挺让人心酸的。
但不管怎么说,忻州的KTV夜场现在确实不一样了。以前可能谁都能去,现在好像得有点“本事”。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,我一时也说不清。可能吧,时代变了,大家的要求也高了。只是希望,这些年轻人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地方,而不是被所谓的“素质好”绑架了。毕竟,工作嘛,开心最重要,你说是不是?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我爱夜场招聘网看到的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