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无锡最高端ktv招聘模特—天天爆满 无工费
最近刷手机,看到无锡某家号称“最高端ktv”的招聘信息,标题特别扎眼:“模特急聘,天天爆满,无工费”。说实话,第一反应有点恍惚,这年头,招聘还能“无工费”?我带着点好奇,也带着点“这得是多大的坑”的警惕,点进去看了看。
这家ktv定位得很清楚,主打“无锡顶流社交场所”,照片拍得那叫一个豪华,水晶灯、真丝沙发、驻唱乐队……看得人眼花缭乱。招聘的模特呢,要求也挺“高端”——身高、身材、形象,还得会点才艺,比如唱歌、跳舞或者主持。最关键的一条是“无工费”,但后面跟着一句:“底薪+高额提成,业绩好者月入过万不是梦!”嗯,这逻辑,我算是明白了——底薪可能就是一顿饭钱,或者干脆就是零,所谓的“过万”全靠“业绩”。
这让我想起以前在同学群里瞎聊,有人抱怨工作压力大、工资低,我说要不试试去夜场?有人就提了这行,说“轻轻松松就能赚大钱”。当时我还觉得这想法有点“走捷径”,没想到现在还真有人明晃晃地招“无工费”模特。这背后,其实反映了几个现象。
首先,消费升级和社交需求变了。 年轻人现在谈恋爱、聚会,都喜欢去有格调的地方,ktv就是其中之一。尤其无锡这种二线城市,经济条件好了,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高了。这家ktv“天天爆满”,说明市场需求确实旺盛。而模特呢,说白了就是“颜值即正义”的活儿,供大于求的情况下,ktv当然会挑人,挑那些“自带流量”的。
其次,求职者的心态也变了。 年轻人找工作,第一反应肯定是“钱多事少离家近”,但现实往往骨感。当白天的工作实在没前途、没工资,或者想快速赚钱的时候,夜场就成了“备胎”。零工、兼职、模特……这些工作门槛低,时间灵活,虽然辛苦,但至少能填补经济空缺。我有个朋友当年就尝试过类似的活儿,她说“白天搬砖,晚上当公主”,虽然嘴上抱怨,但确实赚了不少快钱。
但“无工费”这事儿,得细品。 按理说,劳动就得有报酬,这道理谁都知道。但夜场ktv的“无工费”模式,其实是一种“潜规则”——要么你自带“资源”(比如特别好看、特别会来事儿),要么你愿意“试错”。我猜,这种模式背后,可能是ktv想省成本,也可能是把风险转嫁到求职者身上。毕竟,淘汰率高的行业,谁不想“广撒网”?
我见过一个姑娘,刚毕业就去了类似的地方当模特,照片拍得确实漂亮,但后来听说,她一个月就领了两次工资,一次是底薪,一次是“提成”。所谓的“业绩”,全靠陪客人喝酒、唱歌、甚至“特殊服务”。她说“不干不行啊,房租、生活费都得靠这个”,语气里透着疲惫。这让我想起,夜场从来不是“名利场”,光鲜背后,更多的是身不由己。
这种现象,其实也折射了当代社会的焦虑。 经济增速放缓,就业压力增大,年轻人越来越难找到“理想的工作”。于是,一些人开始寻找“非主流”的出路。夜场ktv的“无工费”招聘,就像一个诱饵,吸引那些急需用钱、又不想“死磕”白天工作的人。但诱饵吃多了,会上瘾;捷径走多了,会迷失。
坦白说,我并不完全反对这种招聘模式。毕竟,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,只要不是被强迫,愿意“用身体换金钱”,我无法指摘。只是觉得,这种模式太“残酷”了——它把“美”和“钱”捆绑在一起,让一些姑娘误以为“漂亮就能轻松赚钱”,却忽略了背后的代价。
我认识一个做ktv公关的朋友,她跟我说:“这行最悲哀的是,很多人进来的时候想当公主,出去的时候却成了‘工具人’。”她见过太多姑娘,因为“业绩不好”被辞退,因为“得罪客人”被骚扰,甚至因为“太红”而被控制。她说:“夜场就像一个照妖镜,照出了人性的贪婪和脆弱。”
所以,当看到“无工费”模特的招聘信息时,我不再觉得惊讶,反而有点心疼。这背后,是年轻人的无奈,是ktv的算计,也是社会的缩影。我们总说“机会均等”,但现实中,机会往往只留给那些“有资源”的人。而那些想“白手起家”的姑娘,最终只能被“无工费”的诱饵拖进深渊。
嗯……不知道未来会怎样。但至少现在,当我再看到类似的招聘信息时,会想起那个在ktv门口徘徊的姑娘,想起她眼中闪烁的渴望和不安。也许,这就是社会吧——光鲜亮丽的地方,从来不是童话,而是现实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我爱夜场招聘网看到的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