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里的光,总带着点迷离。在天津这些中端夜场混迹多年,我算是看透了这行当的起起伏伏,尤其是招聘这事儿。说实话,现在这市场,跟几年前比,真是大不一样了。你想啊,以前是求人,现在倒好,有时候连我们这些老江湖都得主动去找机会。但话说回来,这变化里头,藏着不少机遇呢。
先说说这招聘市场吧。现在最火的岗位,除了服务员、调酒师这些老面孔,吧台经理、活动策划这些稍微带点管理性质的位置,需求挺大。薪资嘛,这几年涨是涨了点,但跟北上广比,还是那句话,就一“中端”,别想太多。企业招聘呢,现在都精明多了,不光看你会什么,更看你能不能“即插即用”,稳定性?那得看你的“性价比”够不够高。这年头,老板们都是精打细算的,你能力强当然好,但要是能快速上手,省心省力,那才是他们最看重的。
说到机遇,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“哎,竞争太激烈了”。其实不然。那会儿我刚入行的时候,就觉得那些看似“没技术含量”的岗位,比如迎宾、门口的保安,其实藏着不少门道。你看,迎宾这活儿,表面上是笑呵呵地打招呼,但能不能把客人迎得好,直接影响第一印象。这需要眼力、口才,还得懂点心理学。做得好了,老板一看你这么会来事儿,自然会有机会。我认识一个哥们儿,开始就是门口的保安,人特机灵,老板看中了他,后来直接提拔成了吧台主管。这事儿,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,但它就实实在在发生了。
还有啊,现在这行业里,有些新兴的细分领域,比如主题派对策划、小型演艺活动执行这些,需求其实挺旺盛的。但问题在于,很多人不知道这些机会的存在,或者说,觉得这些活儿“不够正式”,不屑于去做。其实啊,这恰恰是咱们这些在夜场里摸爬滚打的人的机会。咱们懂行,懂客人喜欢什么,知道怎么把气氛搞起来。比如那会儿我参与过一个吧台下午茶的活动,就是结合了餐饮和娱乐,效果特别好,老板后来专门找我合作。这种活儿,可能不是长久的职位,但一次成功,带来的收益可能比你干几个月服务员都多。
说到收入提升,很多人就只盯着工资条了。其实,这行业里,收入来源是多方面的。除了底薪,还有提成、奖金,这些都是看你的业绩。但更高明的,是利用自己的技能和资源。比如,你会调酒,那能不能私下接点私房调酒的单子?或者,你懂点音乐,能不能帮KTV搞搞小型驻场?我有个朋友,本身就是个DJ,白天在某个夜场打碟,晚上接点酒吧的演出,收入比单纯在夜场上班强不少。当然,这需要你有一定的知名度和技术实力,但只要你敢想敢做,空间还是有的。
福利这块儿,虽然夜场普遍不咋地,但有些地方还是可以争取的。比如,有的酒吧会提供免费酒水,有的会有房补、餐补。这些看似不多,但积少成多。还有,你要是能跟老板处好关系,有时候一些隐性的福利也是有的。比如,有机会接触更多行业内的资源,这些资源,有时候比金钱更重要。
那挑战呢?挑战是肯定有的。这行当最苦的,就是身体累。你想啊,晚上要站着,要应酬,一天下来,累得跟散架似的。还有,这行业人际关系复杂,你要是处理不好,很容易被“坑”。我见过太多人,因为跟同事、跟老板处不好关系,最后灰头土脸地离开。那会儿我有个同事,能力挺强,就是脾气不好,动不动就跟人吵架,结果呢,不到半年就被人“挤走”了。所以啊,光有能力不行,情商也得高。
不过,话说回来,再苦再难,也得想办法扛过去。这行当里,最难得的就是经验。你混得越久,见得越多,就越能把握机会,规避风险。比如,你知道什么样的老板值得跟,什么样的活儿不能接。这经验,可不是光靠上班就能学到的,很多时候,是你在摸爬滚打中悟出来的。
我印象最深的一次,是那会儿在一个新开的酒吧做服务员。刚开始吧,老板挺看得起我,给我开了点小提成。但没过多久,我发现这老板是个“控制狂”,什么事都要插手,而且特别会算计。那段时间,我真是身心俱疲,每天累得要死,结果工资还经常被扣。后来,我就开始琢磨,怎么才能改变这种状况。最后,我主动去找老板谈,说不适合这种工作,然后辞职了。虽然当时挺纠结的,但后来证明,我的选择是对的。现在我在另一个地方做活动策划,虽然累,但至少能掌控自己的工作节奏,收入也稳定不少。
其实,这行业里,机遇和挑战总是并存的。关键在于,你能不能看到机遇,能不能应对挑战。你要是光看到苦,那肯定干不长;你要是光看到机会,那又容易碰壁。所以啊,得学会平衡。比如,你可以选择一个相对稳定、老板也比较开明的夜场先“蹲点”,积累经验,等时机成熟了,再跳槽去更有发展空间的平台。或者,你可以利用业余时间,学点新技能,比如学习一些基础的营销知识,或者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,这些都能让你在行业内更有竞争力。
说到底,这夜场招聘这事儿,跟打仗似的,得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。你要是能抓住机会,提升自己,那收入自然水涨船高。当然,这过程不容易,需要你付出很多努力,甚至要忍受一些委屈。但只要你坚持下来,总会有收获的时候。毕竟,这行业里,最不缺的就是机会,缺的是能抓住机会的人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我爱夜场招聘网看到的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