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商务酒廊诚聘精英女郎-客流稳定真实无需押金
- 手机: quanliaocom
- 微信: quanliaocom
- QQ: 2220008652 2220008652
- 发布人:201. 知夏
- 所属城市:南京
- 一切收取费用或押金的招聘都可能有欺诈嫌疑,请注意!一旦发现,请举报给我们
职位描述
上次在南京新街口附近的一家商务酒吧,和朋友小酌,邻桌坐着一群西装革履的生意人,酒过三巡就开始聊起最近行业里的怪事——不少酒吧开始“直招佳丽”,还打着“客源多、真实无押金”的旗号。我注意到旁边服务员偷偷瞄了一眼,眼神里像在说“这事儿没那么简单”。其实吧,这现象在南京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,只是最近愈演愈烈,连我这个在夜场混迹多年的“老油条”都忍不住想琢磨琢磨。
话说这“直招佳丽”的商业模式,说白了就是供需关系在夜场里的扭曲变形。南京作为长三角的经济中心,商务社交需求旺盛,尤其是那些跨国公司的高管、本地企业的老板,喝酒唱歌是常态。但传统酒吧的“佳丽”要么是中介公司输送的,要么是签了长期合同的,价格高、流动性差,商家和客人都不满意。于是乎,有人就盯上了“自由职业者”这块蛋糕。直招模式省去了中介费,佳丽们也能按天算账,自由度高,理论上对双方都好。可现实是,这“自由”背后藏着多少无奈和挣扎,外人谁说得清?
我认识一个在城南某酒吧做“佳丽”的小姑娘,叫小雅。她之前在老家是护士,后来来南京闯荡,觉得这份工作时间灵活,收入也不错。我上次遇到她,是在她生日那天,她一个人坐在酒吧角落喝酒,问我能不能帮她庆生。那晚她特别安静,说话时眼神飘忽,像是在躲什么。后来才知道,她当初被“直招”时,对方承诺“真实无押金”,结果签合同后,还是被扣了三个月的工资,理由是“培训费”“管理费”。我的意思是,这种“无押金”更像是一种障眼法,把剥削包装成了自由。
说到这个,我想起在河西某家新开的酒吧看到的场景。老板是个三十出头的小伙子,据说去年从上海过来创业,一开始也搞“直招”,后来被投诉太黑心才改口。他跟我说:“客源多啊,生意好得很!而且她们都是‘真实’的,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。”我看着他唾沫横飞的样子,突然觉得这“真实”二字挺讽刺的。真实?她们的真实是被迫接受这种工作方式,还是真的享受这种生活?无押金?真实无押金,那怎么解释那些被拖欠的工资和合同陷阱?我怀疑,所谓的“客源多”,更多是商家利用信息不对称,把需求旺盛的商务客群当成了“韭菜”。
当然,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从业者。有些“佳丽”确实是因为经济压力,或者对夜场生活有某种幻想,她们可能真的觉得“直招”给了她们更多选择权。但更多时候,这种所谓的“自由”不过是商家用来规避责任的借口。比如,她们没有社保,没有劳动合同,出了事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。我之前还以为“直招”至少能保障基本权益,结果发现连这点都做不到。这就像一场精心设计的赌博,商家赌的是佳丽们不敢走,佳丽们赌的是自己不会出事。
从商家的角度看,“直招佳丽”确实能降低成本,提高利润。他们不需要承担中介费,也不需要管理长期合同的员工。而且,这些“佳丽”往往更“听话”,不会像传统员工那样闹离职、要涨薪。但长远来看,这种模式风险极高。一旦出了丑闻,整个酒吧的声誉都会毁掉。我见过一家酒吧因为“佳丽”被骚扰投诉,最后关门大吉的案例。所以,那些喊着“客源多”的商家,其实心里都明白,这生意经不起推敲。
说到底,这事儿啊,就像南京的秦淮河,表面光鲜,底下暗流涌动。它反映了夜场经济的某种病态,也折射出社会对底层劳动者的某种偏见。商家追求利润,佳丽们追求生存,消费者追求刺激,三方在夜色中纠缠,谁也没有真正得到解脱。我上次和小雅喝完酒,她送我到地铁站,站在出站口问我:“你觉不觉得,我们这样活着,像不像在演一场戏?”我愣了半天,才说:“也许吧,但总比饿死强。”她没说话,只是摇摇头走了。那一刻,我突然觉得,这“直招佳丽”的商业模式,最终受益的只有那些躲在幕后的资本家,而我们这些参与者,不过是他们游戏里的棋子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我爱夜场招聘网看到的,谢谢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