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江顶级日结KTV,1500高薪,环境优越,无疫情困扰
- 手机:
- 微信:
- QQ:
- 发布人:admin
- 所属城市:九江
- 一切收取费用或押金的招聘都可能有欺诈嫌疑,请注意!一旦发现,请举报给我们
职位描述
九江的夜生活,像赣江水一样,有它自己沉稳又波动的节奏。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九江人,KTV对我来说,不仅仅是唱歌的地方,更像是观察这座城市夜幕下众生相的窗口。尤其是那些顶级夜总会,比如我常去的一家,虽然具体名字就不提了,但光看门口那流光溢彩的招牌和门口排着队的“朋友”,就知道不是一般的场合。这家店据说日结1500的“岗位”还挺抢手,我虽然没试过,但看着那些进进出出的人,心里也犯嘀咕。
这家KTV的环境,怎么说呢,就是那种“豪”得有点刻意。一进门就是巨大的水晶灯,bling bling的,但灯光设计得有点过分,有时候唱歌的时候,舞台上的光束扫过来,眼睛有点睁不开。装修风格是那种常见的欧式,但细节处又透着本土的“土豪”气息,比如墙纸上印着什么“龙凤呈祥”,但龙凤的画工,嗯,就那样吧。音响效果是KTV的标配,声音够大,低音炮震得地板都跟着抖,但有时候唱歌跑调了,混响一开,感觉连自己都听不清自己在唱什么,挺魔性的。服务人员的态度,说实话,有点像营业员,笑容标准,动作标准,但缺少点人情味。点单的时候,他们总是站在旁边,等着你喊“服务员”,喊完了才过来,效率是高,但感觉冷冰冰的。
说到日结1500,这个价格在九江的夜场里,算是中上水平了。我身边有些朋友,确实去这种地方“上班”,他们跟我说,这个价格能养活自己,还能有点小钱存起来。坦白说,我觉得这个价格,性价比不算高,但市场需求却挺大。吸引什么样的人呢?我觉得主要是那些刚出来社会,或者家里条件一般,但又想快点赚钱的人。我见过一个姑娘,每次去都穿着同样的那件紧身连衣裙,但每次都换不同的头饰,我知道那是她的小心机,想在每个客人眼里都保持新鲜感。她跟我说,她需要这笔钱来付房租,还要供弟弟上学。听着挺心酸,但也理解,毕竟生活不易。
最近我注意到一个特别的现象,“无疫情不检查”。以前吧,这种地方偶尔会抽查,但频率不高。现在倒好,好像成了常态,每次去都能碰到警察或者什么检查人员进进出出,拿着各种表格,对着吧台和舞台这边来来回回检查。说实话,我心里挺纳闷的。这到底是加强管理了,还是监管漏洞变大了?我看着那些穿着制服的人,和KTV的老板勾勾搭搭,心里有点不舒服。他们检查的时候,态度倒是挺客气,但那眼神,嗯,就让人不太舒服。可能是我多心了,也许这是某种“潜规则”吧?经济压力下,大家都在找自己的生存之道,这些检查,也许就是他们的一种“保护费”呢?想到这里,我有点讽刺地笑了笑,这世道,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。
我印象最深的一次,是几个月前的一个晚上,我约了几个朋友去那家KTV唱歌。那天晚上,气氛特别好,大家唱歌、喝酒,玩得很high。中途,一个穿着华丽、看起来挺有钱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,和我们的服务员搭讪,然后和服务员一起进了包厢。我本来没在意,后来服务员出来的时候,偷偷告诉我,那个男人给了她一笔钱,让她帮忙“照顾”我们这一桌。我听了,心里咯噔一下,没说话,只是默默地喝着酒。后来那个男人真的过来敬酒,说着一些不着边际的恭维话,我勉强笑了笑,没接他的酒。那一晚,我唱得特别投入,唱完歌,我提前结账,然后一个人走到江边,看着江水慢慢流淌,心里五味杂陈。我想,这就是九江的夜生活吧,光鲜亮丽,但背后藏着多少故事,谁也不知道。
这种现象,对九江的夜生活文化来说,影响肯定不小。以前吧,那种地方多少还有点神秘感,现在被检查得明明白白,感觉就像是大庭广众之下,剥光了衣服让人看,有点尴尬。对消费者权益来说,其实也是一种伤害。我们花钱去唱歌,图的就是个放松,要是全程提心吊胆,担心会不会被“坑”,那还唱什么歌?对行业规范来说,这种“无疫情不检查”的现象,更像是一种乱象。真正的规范,应该是公平竞争,而不是靠权力来维持秩序。我有点担心,这种做法,会不会让整个行业越来越黑,最后连真正想好好做生意的老板和想好好唱歌的消费者,都给逼走了?
站在江边,看着对岸的灯火,我突然觉得,九江的夜生活,就像这座城市一样,有它自己的优点和缺点。我希望,它能够越来越好,而不是在混乱中越走越远。也许吧,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答案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我爱夜场招聘网看到的,谢谢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