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说在重庆这地方混夜场,我算是把各种班次都摸透了。白天给人打工那是另一回事,晚上来了这儿,又是另一套规矩。最近吧,老有人问我,“二班无压任务快乐工作”到底是个啥样?还有那个“夜场日结招聘”,听起来简单,其实水深着呢。我就拿自己的经历,跟你们唠唠。
记得刚来的时候,也是二十出头,热血上头,觉得夜场就是青春燃烧的地方。那时候,我干的是前厅,就是负责迎宾、点单、收银那一套。白天白天,白天就是打杂,搞搞卫生,培训培训,累得跟狗似的。到了晚上,换上西装革履,站在门口,看着那些西装革履的客人进来,心里还挺自豪的。
然后呢,就接触到了“二班”。二班,其实就是晚上十点到凌晨两点那班。有人跟我说,二班好,没压力,任务轻,还能乐呵乐呵。一开始我也这么想,觉得终于能松口气了。结果呢?来了二班,我发现那所谓的“无压任务”,其实是另一种压力。
你看,前厅班次,客人多的时候,你得跑断腿,还得笑脸相迎,不能有半点差错。二班呢,客人相对少点,任务好像轻了,但你得陪着笑脸,得会聊骚,得会调动气氛。你以为你在“快乐工作”,其实你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讨好客人。那种讨好,有时候比直接干活还累。
我有个同事,叫小张,就是二班的。他人挺好,就是有点闷。刚开始吧,他还挺兴奋,天天跟我说,“你看我,不用那么累,还能跟客人聊聊天。”后来呢?我慢慢发现,他越来越沉默,眼神也越来越疲惫。有一次,我半夜去上厕所,看到他在角落里抽烟,喝着闷酒,跟我说,“哥们儿,你说这‘快乐工作’,到底快乐在哪?”
我看着他,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。我告诉他,“你这是在换种方式受罪。”他苦笑了一下,“不然呢?不这么干,这活儿干不长。”说白了,夜场的“无压任务”,不是真的没压力,而是把压力换了一种形式。你不用跑断腿,但你得用脑子,用情商,去维持那种表面的“快乐”。
再来说说“夜场日结招聘”。这模式,在重庆挺普遍的。就是不需要你干一整晚,干几个小时,给钱就走人。听起来挺自由,其实挺坑的。
我遇到过不少找日结的。有刚来的年轻人,想试试夜场,结果发现日结也累,也受气,最后还是得找固定班次。也有老手了,因为各种原因,比如被开除,比如想换个地方,也来找日结。我认识一个叫李姐的,以前是三班的,后来被开了,就天天找日结。她跟我说,“日结是自由,但自由也得吃饭啊。干几次还行,干多了,这身体怎么受得了?”
李姐的话,我记到现在。日结,就像是在夜场的边缘试探。你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找到下一份日结,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适应这种不稳定的节奏。对于夜场来说,日结是灵活,是降低风险,但对于从业者来说,日结是赌博,是不确定性。
夜场的生态,其实挺复杂的。有固定班次的,有做管理层的,也有做地勤的。每个岗位,都有它的苦与乐。所谓的“二班无压任务快乐工作”,所谓的“夜场日结招聘”,都是夜场生态中的一种现象,一种生存方式。
我在这行混了这么久,最大的感受就是,夜场是个看人的地方。你能在这行干多久,干得多好,不取决于你的能力有多强,而取决于你的心态有多好。夜场的压力,不是来自任务有多重,而是来自你能不能接受这种不稳定的节奏,能不能接受这种表面的“快乐”。
我见过很多人,因为夜场而改变。有人变得成熟,有人变得冷漠,有人变得颓废。我也算是个例外吧,虽然也受了不少苦,但总的来说,我还是挺感激夜场的。它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生存,如何在不稳定中寻找平衡。
现在吧,我已经不干了。年纪大了,身体也吃不消了。但有时候,我还是会想起那些在夜场里奋斗的日子。想起小张的沉默,想起李姐的无奈,想起那些所谓的“快乐工作”背后的真相。
夜场,是个充满诱惑的地方,也是个充满挑战的地方。你能在这里找到什么,取决于你自己的选择。二班也好,日结也罢,都是夜场生态中的一种现象。重要的是,你要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,你要不要得起这份“快乐”。
话说回来,夜场这东西,外人看着光鲜,里面的人才知道有多苦。但苦中也有乐,就像二班的“无压任务”,虽然压力换了一种形式,但至少不用那么累。日结虽然不稳定,但至少自由。关键在于,你要怎么看待这份“苦”与“乐”。
我的看法是,夜场这东西,不适合所有人。你要是真想干,那就得做好心理准备,接受所有的苦与乐。你要是真受不了,那就赶紧走人,别浪费时间。
反正,话就说到这。夜场这东西,说多了都是泪。你们懂我意思吧?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我爱夜场招聘网看到的,谢谢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