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“重庆环球一号商务会所礼仪招聘日结”这行字,我心里咯噔一下。重庆这地方,夜场多,服务行业也乱,日结工作更是鱼龙混杂。一般来说,日结嘛,就是干一天给一天钱,简单直接,但也容易藏着掖着。尤其是这种商务会所,听起来就挺讲究的,礼仪人员更是得体面,可日结呢,又透着一股临时和廉价。我这心里啊,立马就打了个问号:这工作背后,会不会又有什么名堂?
果然,点进去看,发现下面一堆人讨论,核心问题就一个——“拒绝套路报销机票”。嚯,这可就把我给整不会了。日结工作,本身就没什么底薪,报销机票?这得是多大的业务量,多高的职位,才能报销机票啊?我寻思着,这肯定又是个“套路”。重庆这服务行业,啥套路没有?最常见的就是以“体验”为名,让你去个啥新开的餐厅、新开的KTV,玩得挺尽兴,最后老板说:“体验费就算了,给你报销点交通费吧。”你想想,你坐个车,或者打个车,能有多少钱?可这一报销,几百上千就出来了。还有的,就是虚报差旅费,说去外地谈了业务,实际呢,可能就在重庆转了个圈。这套路之所以能存在,我觉得吧,主要就是公司管理太松,有些员工又贪心,监管呢,也往往跟不上。
说到这儿,我倒是想起我之前认识的一个哥们儿,叫小张,以前在另一个会所做服务。那哥们儿挺机灵,但也挺爱占小便宜。有一次,公司组织去成都开个会,回来之后,他跟我说,会议没啥意思,就是瞎逛。结果呢,他第二天就拿着车票和酒店发票来报销,说是去成都找客户谈事情。我看着他那张发票,心里就“咯噔”一下——那酒店档次,明显就是他自己在成都玩几天用的,而且那车票,来回加起来都小一千块。我当时就劝他:“小张,你这……风险太大了。”他倒是很不服气:“怕啥?大家不都这么干吗?不干白不干。”后来呢?后来公司没查出来,他就得了便宜。但说实话,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。这钱,明明白白是占用了公司的,可就因为没人严格把关,他就敢这么干。
这事儿让我琢磨了很久。为啥这种“套路”能大行其道?我觉得,首先就是人性使然。人嘛,谁不想占点便宜?尤其是在收入不高,又没什么保障的情况下,一点点报销,就能带来不小的收益。再加上公司管理上的漏洞,比如审批流程不严,或者根本没人去核实,这就给了这些人可乘之机。而且,有时候也不是全然是员工的问题,有些公司为了省钱,也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反正报销的钱,最后还是公司出了。至于监管呢,可能涉及面太广,人力物力都跟不上,也只能是鞭长莫及。
这种“套路”,短期看,可能是个别员工和公司都得了点小利,但长远来看,危害可不小。对员工来说,一开始可能觉得占了便宜,但时间长了,就容易被这种不良风气带偏,甚至可能因为贪心而犯更大的错误。对公司来说,这不仅是经济损失,更是对自身形象和文化的破坏。一个靠“套路”吃饭的公司,能走多远?而且,这种风气一旦形成,就很难根除,会越来越严重。对社会来说,这也是一种不公平,老实干活的人,可能就被这种占小便宜的人给拖累了。
那么,面对这种“套路”,我们该怎么办?我觉得吧,首先得让自己保持清醒。尤其是在日结或者类似的工作中,更要擦亮眼睛。比如报销机票,你想想,你干的是礼仪工作,一天几百上千的机票,可能吗?除非你是去外地参加什么重要的、需要长途跋涉的培训或者活动,否则,多半就是扯淡。再比如差旅费,一定要有实际发生的依据,而且要符合公司的规定,别自己瞎编。遇到不合理的报销要求,要敢于拒绝,别碍于情面,也别觉得占着便宜就得了。
其次,公司也得加强管理。不能光靠员工自觉,得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和监督机制。报销单据,要核实清楚,该问的该查的都得做。对于违规行为,要零容忍,该罚就罚,该处理就处理,不能搞“下不为例”。只有这样,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种“套路”。
最后,监管部门也得跟上。虽然服务行业乱,但也不能完全放任自流。该检查的该抽查的,还是要做,不能让这些“套路”成为常态。
说到底,职场上的“套路”千千万,但核心都是贪婪和侥幸。我们每个人,都要守住自己的底线,别被眼前的蝇头小利给迷了眼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,踏踏实实干活,比啥都强。而且,你想想,你今天占了公司的便宜,明天公司就可能用另一种方式从你身上找回来。所以啊,还是得正直一点,实在一点。
你看,我说的这些,可能有点啰嗦,也可能有点啰嗦,但都是我看着、听着、经历着实实在在的事儿,心里头的真实想法。重庆这地方,夜场多,水深,但也得有人来拨开这层水雾。希望那些还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的人,能听进去我这点话,别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。嗯,大概就是这些了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我爱夜场招聘网看到的,谢谢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