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夜场江湖里的“美人计”:大凰宫KTV的生意经与人性局
话说我在常州混了这么些年,夜生活场所有的是见闻,但要说最让我琢磨不透的,还得是大凰宫KTV那帮“招揽美女”的公关。每次去,她们总能像变戏法似的,从各个角落“请”来一帮姑娘,坐满包厢,气氛热烈得跟过年似的。说实话,第一次见这种场面时,我还以为是自己眼花了,后来次数多了,才明白这其实是夜场生意经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
我印象最深的一次,是去年冬天的一个周五晚上。朋友请客,地点选了大凰宫。一进门,就听见包厢里传来吵吵嚷嚷的笑声,抬头一看,嚯,十几个姑娘围坐一桌,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,胸前还别着小牌,写着“公主”“仙女”之类的字眼。我们几个哥们儿坐下后,几个穿着制服的公关立刻围了上来,热情地介绍:“帅哥们,这是我们这里的‘小仙女’,想哪位跟她们坐一起?”
我当时就乐了,跟朋友使了个眼色,心想这哪是招揽美女,分明是“批发”美女。不过,场面确实热闹,姑娘们能言善道,一会儿唱歌跳舞,一会儿给我们递水果、倒酒,气氛搞得跟派对似的。有个公关特别会来事儿,端着酒杯走到我们面前,笑着说:“帅哥们,今天消费满888,‘仙女’陪唱一晚,不收钱!”
朋友当场就炸了,说:“你这是卖人吗?”公关哈哈一笑,摆摆手:“哪能呢,我们这是‘文化交流’,懂不懂?”后来才知道,这种“招揽美女”的套路在大凰宫是常态,公关们会提前联系一些本地网红、模特或者干脆是临时找来的姑娘,目的就是拉新客、冲业绩。
这种做法,表面上看是KTV为了赚钱,但深挖下去,其实是个挺复杂的“人性局”。
首先,从KTV的角度来说,这当然是生意经。夜场竞争激烈,光靠喝酒唱歌很难留住客人。搞这些“美人计”,能快速吸引眼球,提高上座率,顺便带动酒水消费。我认识一个做公关的朋友,他跟我说,他们公司给公关定的KPI(关键绩效指标)很狠,不达标就扣钱,所以她们为了业绩,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。
其次,从男性的角度来说,这种“美人计”迎合了某种消费心理。说实话,哪个男人不喜欢热闹?一群姑娘围着你转,喝酒吹牛,这种虚荣感是实实在在的。我有个哥们儿,每次去KTV都要拍照片发朋友圈,配文:“今晚的风太大了。”其实我们都知道,那帮姑娘里,有几个是真心喜欢他,大部分都是为了生意。但奇怪的是,他每次都乐此不疲。
再看看那些被“招揽”的姑娘,她们又是怎么想的呢?我认识一个在KTV做“公主”的姑娘,她说其实挺辛苦的,每天要应付各种客人,还得装作很享受。但她说,这份工作让她赚了不少钱,而且能认识很多人,偶尔还能接到一些商演、广告的活儿。换句话说,我的意思是,对她们来说,这既是赚钱的手段,也是一种社交方式。
说实话,每次看到这种场面,我总会想起一个有点“歪理”的观点:这种现象,是不是某种扭曲的“平等”交换?
你看,男性用金钱换取女性的陪伴和关注,女性用陪伴和关注换取金钱和社交资源。表面上看,这是不对等的交易,但仔细想想,双方其实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。男性得到了虚荣感和短暂的快乐,女性得到了金钱和机会。这种交换,虽然不道德,但某种意义上,也是一种“平等”。
当然,这种观点很极端,也很片面。但我觉得,人性就是这样复杂,我们总不能简单地用“好”或“坏”来评判。就像我之前说的,大凰宫的“美人计”现象,既是KTV的生意经,也是男性的消费心理,还是女性的生存方式。它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夜场江湖里的种种真相。
其实,这种“招揽美女”的现象,在常州夜场并不少见。它像是一种行业传统,像是一种文化现象,更像是一种人性缩影。我们不必苛责KTV、公关,也不必苛责那些被“招揽”的姑娘,更不必苛责那些消费的男性。
毕竟,在这个世界上,没有绝对的道德,也没有绝对的罪恶。人性复杂,就像夜场里的灯光,忽明忽暗,让人看不清真相。但无论如何,我们都要保持清醒,不要被表象迷惑,更不要被虚荣冲昏头脑。
话说回来,下次再我去大凰宫,我还会不会觉得这帮公关“太假”呢?可能吧。但我也可能会笑着摇摇头,心想:“嘿,这世道,还真是有趣。”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我爱夜场招聘网看到的,谢谢!